第 1/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厂区内有火灾危险性地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2.0.7,室内外有外露火焰、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属于明火地点,A选项正确; 根据2.0.8条文说明,明火设备主要指明火加热炉、废气焚烧炉、乙烯裂解炉等属于明火设备,B选项正确; 根据2.0.9,有飞火的烟囱、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室外非防爆的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属于散发火花地点,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C。
第 2/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物质一般采用压力储罐储存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大多数油料,如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均应采用常压储罐储存。液化石油气、丙烷、丙烯、丁烯等高蒸汽压产品一般采用压力储罐储存(低温液化石油气除外)。只有常温下饱和蒸气压较高的轻石脑油或某些化工物料采用低压储罐储存。本题答案为D。
第 3/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在厂区内合理布置工艺装置,是保证工艺流程合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下列关于工艺装置、设备布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区域内的边缘部位,放在散发可燃气体设备、建(构)筑物的侧风向或上风向。但是有飞火的明火设备,应该布置在上述设备的建(构)筑物的侧风向,并应该远离可能泄漏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工艺设备及储罐,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容器组、大型容器等危险性较大的压力设备和机器应远离仪表室、变电所、配电所、分析化验室及人员集中的办公室与生活室,C选项正确;在多层建筑物内,设置有散发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工艺设备时,应尽可能布置在建筑物上层,如需布置在下层时,则应有防止污染上层空气的有效措施,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第 4/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厂区内自控仪表室的平面布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容器组、大型容器等危险性较大的压力设备和机器应远离仪表室、变电所、配电所、分析化验室及人员集中的办公室与生活室。自控仪表室、变配电室不应与有可能泄漏液化石油气及散发相对密度大于0.7的可燃气体甲类生产设备、建筑物相邻布置。如必需相邻布置时,应用密封的不燃性实体墙或走廊相隔,必要时宜采取室内正压通风设施,其地面标高要高出装置地面0.6m以上。本题答案为B。
第 5/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厂区工艺操作防火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石油化工厂区工艺操作防火要求有:要保证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严格掌握原料的配比、防止加料过快过多、注意物料的投料顺序、防止跑、冒、滴、漏、严格控制温度、严格控制压力、防止搅拌中断、严守操作规程、作好抽样探伤。本题答案为C。
第 6/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排放设施必须从工艺上和设计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下列关于泄压排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泄压排放设施按其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情况下排放,另一种是事故情况下排放。常用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排放系统可以利用专门的设施,或利用通常的工艺管道和容器进行排放。大型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都是通过火炬排放易燃易爆气体。可燃气体、蒸气或有毒气体经分离罐分离处理,对捕集下来的液滴或污液进行回收或经地下排污管排至安全地点;其气态物经防止回火的密封罐导入火炬系统,焚烧后排放到大气中。当中小型企业设置专用火炬进行排放有困难时,可将易燃易爆无毒的气体通过放空管(排气筒)直接排入大气,一般放空管安装在化学反应器和储运容器等设备上。本题答案为C。
第 7/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4.2.6,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本题答案为A。
第 8/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火炬燃烧嘴是关系到排出气体处理质量的重要部件,要求其喷出的气流速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音速的( )左右,既不能吹灭火焰,也不可将火焰吹飞。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火炬燃烧嘴是关系到排出气体处理质量的重要部件,要求其喷出的气流速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音速的1/5左右,既不能吹灭火焰,也不可将火焰吹飞。本题答案为A。
第 9/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为了防止排出的气体带液体,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为了防止排出的气体带液体,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分液器。本题答案为A。
第 10/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 )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5.5.11,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2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 2)间歇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1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 3)安全阀排放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排放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 本题答案为C。
第 11/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厂区内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6.2.6-3,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³,A选项正确;根据6.2.24,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宜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B选项错误;根据6.2.13,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C选项正确;根据6.2.12-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浮顶、内浮顶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第 12/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石油化工厂区内地上储罐防雷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 14.2.1,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A选项正确;根据14.2.3-2,外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不应装设接闪杆(网),但应采用两根导线将浮顶与罐体做电气连接,B选项正确;根据14.2.2,钢储罐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C选项正确;根据14.2.3-1,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储罐的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不应装设接闪杆(网)。铝顶储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储罐,应装设接闪杆(网),接闪杆(网)应保护整个储罐,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D。
第 13/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铁路油罐车装卸作业的火灾危险性很大,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消防安全,下列关于铁路油罐车装卸作业防火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铁路油罐车装卸作业的火灾危险性很大,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消防安全。装卸油品操作人员都要穿戴防静电工服、工帽、工鞋和纯棉手套。 1)装卸前:装卸作业前,油罐车需要调到指定车位,并采取固定措施。机车必须离开。操作人员要认真检查相关设施,确认油罐车缸体和各部件正常,装卸设备和设施合格,栈桥、鹤管、铁轨的静电跨接线连接牢固,静电接地线接地良好。 2)装卸时:装卸时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罐口。灌装时,要按列车沿途所经地区最高气温下的允许灌装速度予以灌装,鹤管内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4.5m/s以下。雷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时,不得进行装卸作业,并应盖严油罐车罐口,关闭有关重要阀门,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 3)装卸后:装卸完毕后,须静止至少2min后,再进行计量等作业。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整理归放工具,切断电源。 本题答案为D。
第 14/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汽车油罐车卸油作业现场应至少准备一具( )kg干粉灭火器、一具泡沫灭火器和一块灭火毯。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卸油人员进入岗位后要检查油罐车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作业现场要准备至少一只4kg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一块灭火毯。本题答案为C。
第 15/15 题 【 单选题 】 报错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生产工艺的原因需要涉及到液体的输送操作,下列关于液体输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液体运输是最常见的输送方式,一般通过泵体和管线进行输送。一般溶液可选用任何类型的泵输送,悬浮液可选用隔膜式往复泵或离心泵输送,AB选项正确;在输送有爆炸性或燃烧性物料时,要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代替空气,以防燃烧和爆炸发生。选用蒸汽往复泵输送易燃液体可以避免产生火花,安全性较好。只有对闪点高及沸点在130℃以上的可燃液体才用空气压送,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D。
  • 收藏

  • 答题卡

  • 00:00
  • 上一题

  • 下一题

提示

您已经回答了题,确定要交卷么?

取消
交卷

暂停中

道题,还有道未作答

继续答题
关闭 提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