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气体灭火系统分类中,不属于按系统结构特点划分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气体灭火系统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无管网灭火系统和管网灭火系统,无管网灭火系统又称预制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又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本题答案为B。
第 2/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下列气体灭火系统分类中,属于按应用方式划分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气体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本题答案为B。
第 3/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选项中属于描述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2.1.5,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本题答案为C。
第 4/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2.1,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根据3.2.2,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1.0.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2)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3)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4)电气火灾。 本题答案为D。
第 5/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14,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A选项正确;根据3.1.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B选项错误;根据3.1.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D选项正确;根据《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 8.0.6,用于保护同一防护区的多套气体灭火系统应能在灭火时同时启动,相互间的动作响应时差应小于或等于2s,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第 6/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建筑内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采用局部应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则该系统应至少设置( )种启动方式。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6.0.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当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用于经常有人的保护场所时可不设自动控制。本题答案为B。
第 7/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控制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 8.0.10,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应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的启动方式。预制式气体灭火系统应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启动方式,A选项正确;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5.0.3,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B选项正确;根据5.0.5,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C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
第 8/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浓度和灭火剂储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AC选项错误;根据3.1.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B选项错误;根据3.1.6,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
第 9/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基本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7,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A选项正确;根据3.1.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B选项正确;根据3.1.9,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C选项正确;根据3.1.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D。
第 10/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基本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根据3.1.14,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B选项正确;根据3.1.1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
第 11/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数据储存中心划分为3个建筑面积不等的防护区,设计采用组合分配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保护,则该系统至少应设置( )个选择阀。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1993(2010版)5.2.1,在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应设一个选择阀。本题答案为C。
第 12/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4层电子信息机房,层高4m,每层面积为1600㎡,设置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则该建筑至少应划分为( )个防护区。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2.4,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 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每层划分为2个防护区,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为800㎡,体积为3200m³,4层共需要划分8个防护区。本题答案为B。
第 13/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5层计算机房,层高5m,每层建筑面积为360㎡,机房内设置IG541预制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则该建筑至少应划分( )个防护区。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2.4,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 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每层划分为一个防护区,面积满足要求,但是容积为5×360=1800m³>1600m³,所以每层应划分为2个防护区,5层共需要划分10个防护区。本题答案为C。
第 14/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3.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AB选项错误;根据3.3.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C选项正确;根据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
第 15/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设计的浓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3.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A选项正确;根据3.3.4,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3.3.5,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
第 16/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对某建筑内的气体灭火系统进行设计,下列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浸渍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3.8,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2)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 3)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4)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本题答案为B。
第 17/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组件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4.1.3,储存装置的储存容器与其他组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A选项正确;根据4.1.4,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根据4.1.8,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当保护对象属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第 18/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4.1.1-2,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A选项错误;根据4.1.1-4,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并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压力容器存放的规定,且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BD选项错误;根据4.1.1-5,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
第 19/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组件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4.1.5,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A选项正确;根据4.1.10,系统组件与管道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B选项正确;根据4.1.6,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C选项错误;根据4.1.6,选择阀的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选择阀应设有标明其工作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
第 20/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在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中,用以确认系统是否真正启动工作和灭火剂是否喷向起火的保护区的系统组件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4.1.5,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要求在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安装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有两个用途:一是确认本系统是否真正启动工作和灭火剂是否喷向起火的保护区;二是用其信号操作保护区的警告指示门灯,禁止人员进入已实施灭火的防护区。本题答案为B。
第 21/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共保护3个防护区,防护区A需要采用2个灭火剂储瓶保护,防护区B需要采用2个灭火剂储瓶保护,防护区C需要采用3个灭火剂储瓶保护,该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瓶至少应为( )个。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本题答案为B。
第 22/2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组件安装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6.0.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根据5.0.5,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本题答案为D。
第 23/2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C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3.2.6,全淹没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A选项正确;根据3.2.8,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B选项正确;根据5.1.1.3,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C选项正确;根据5.1.1A.1,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MPa±0.12MPa,D选项错误;根据5.1.1.1,储存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CE。
第 24/2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安装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CD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1.12,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 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AC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根据3.1.1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CDE。
第 25/2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安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BD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4.1.9-1,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A选项正确;根据4.1.9-4,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BE选项错误;根据4.1.9-3,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C选项正确;根据4.1.9-2,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DE。
第 26/2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CD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3.1.2.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A选项错误;根据3.1.5,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B选项错误;根据3.2.1,全淹没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C选项正确;根据3.2.4,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时,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在本规范第3.2.3条计算值的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D选项正确;根据3.3.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DE。
第 27/2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的要求,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BD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3.2.10,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A选项正确;根据3.2.9,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B选项错误;根据3.2.6,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C选项正确;根据3.2.5,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D选项错误;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泄压口没有高度要求,E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DE。
  • 收藏

  • 答题卡

  • 00:00
  • 上一题

  • 下一题

提示

您已经回答了题,确定要交卷么?

取消
交卷

暂停中

道题,还有道未作答

继续答题
关闭 提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