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建筑内防爆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6.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根据3.6.3,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C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
第 2/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对工业建筑进行防爆检查时,下列建筑场所内管、沟不应与相邻厂房管、沟相相通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A选项为乙类厂房,但不使用相应液体,B选项为戊类厂房、C选项为丙类液体厂房、D选项为丙类非液体厂房。 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4.2.8,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的场所中,管、沟不应与相邻建筑或场所的管、沟相通,下水道应采取防止含可燃液体的污水流入的措施。 本题答案为C。
第 3/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新建单层过氧化钾厂房,拟将该厂房的总控制室设置在厂房东侧,则该厂房与总控制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条文说明,过氧化钾厂房为甲类厂房;根据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根据3.6.8图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与其总控制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本题答案为A。
第 4/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某厂房内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为110℃,下列关于该建筑供暖管道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2.5,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大于100℃时,不应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2)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大于100℃时,不应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本题答案为A。
第 5/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下列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的是( )。
正确答案: D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条文说明,A选项为丙类厂房,B选项为丙类厂房,C选项为丙类厂房,D选项为乙类仓库;根据9.2.6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甲、乙类厂房(仓库),应采用不燃材料。2)对于其他建筑,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本题答案为D。
第 6/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消防救援机构对下列厂房进行防爆检查,其做法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本题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均为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6.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A选项错误;根据3.3.8,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可一面贴邻,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等标准的规定,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窗,ABD选项错误;根据3.6.9,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C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
第 7/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爆炸性危险环境2区采用铝芯电缆时,铝芯电缆的截面不得小于( ),且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5.4.1-3,在1区内应采用铜芯电缆;除本质安全电路外,在2区内宜采用铜芯电缆,当采用铝芯电缆时,其截面不得小于16m㎡,且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本题答案为A。
第 8/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设置在可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且为爆炸危险区附加2区的正压室变电所,其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5.3.5,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所、配电所(包括配电室,下同)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性环境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区、2区内。2)对于可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爆炸危险区附加2区的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电气和仪表的设备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本题答案为B。
第 9/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下列关于爆炸性环境电气线路安装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5.4.3,爆炸性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1)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1-2)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墙外敷设6)在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在2区、20区、21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8)架空电力线路不得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适当减少距离。本题答案为C。
第 10/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下列关于爆炸性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5.1.1,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宜将设备和线路,特别是正常运行时能发生火花的设备布置在爆炸性环境以外。当需设在爆炸性环境内时,应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地点。 2)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 3)爆炸性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机械、热、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4)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5)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事故启动按钮等控制设备。 6)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尽量减少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的数量。如需采用时,插座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灯宜布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的位置。粉尘环境中安装的插座开口的一面应朝下,且与垂直面的角度不应大于60°。 本题答案为A。
第 11/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下列关于建筑内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风管上防火阀设置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11,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A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根据9.3.13-3,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C选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B。
第 12/17 题 【 单选题 】 报错
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的防火阀。
正确答案: A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12,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本题答案为A。
第 13/1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消防救援机构对锅炉房内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要求的有( )。
正确答案: AB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16,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采取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本题答案为ABC。
第 14/1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对爆炸性危险场所内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要求的有( )。
正确答案: AC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5,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A选项正确; 根据9.3.9-3,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B选项错误; 根据9.3.8,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C选项正确; 根据9.1.5,当空气中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时,水平排风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D选项错误; 根据9.3.7,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E选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ACE。
第 15/1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消防救援机构对下列场所的供暖、通风系统进行检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正确答案: A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1.6,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且不应紧贴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A选项错误; 根据9.2.4,供暖管道不应穿过存在与供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B选项正确; 根据9.2.1,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CD选项正确; 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9.2.1,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场所内不应采用明火、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存在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内不应采用电热散热器供暖。在储存或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场所内使用的电热散热器及其连接器,应具备相应的防爆性能,E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E。
第 16/1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下列工业建筑内供暖系统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的有( )。
正确答案: ABC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2.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热风供暖的场所,均为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厂房,主要有:(1)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纤维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虽然供暖温度不高,也可能引起燃烧的厂房,如二硫化碳气体、黄磷蒸气及其粉尘等。(2)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和爆炸的厂房,如生产和加工钾、钠、钙等物质的厂房。(3)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如电石、碳化铝、氢化钾、氢化钠、硼氢化钠等放出的可燃气体等。本题答案为ABC。 根据《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9.2.2,下列场所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场所; 2)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场所。
第 17/17 题 【 多选题 】 报错
某厂房拟将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布置在厂房内,设备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下列关于该厂房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CDE 加入错题

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9.3.7,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根据9.3.8,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本题答案为ACDE。
  • 收藏

  • 答题卡

  • 00:00
  • 上一题

  • 下一题

提示

您已经回答了题,确定要交卷么?

取消
交卷

暂停中

道题,还有道未作答

继续答题
关闭 提交

关闭